前两天写的文章《巴西的大豆焦虑与中国的期望》,今天接着细谈。

 

中国对巴西大豆的期望,将其作为一张王牌,以弥补中美贸易战造成的进口大豆缺口。应该说,中方这一想法是有足够理由的。根据英文《南华早报》,美国大豆占美国对华出口总额的10%,中国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5%,市场庞大; 因此,美国中西部地区如果不能将收成卖到中国去,说重一些,其经济是冒着崩溃的风险。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很可能会使传统上保守且依赖大豆的美国中西部地区对抗共和党,这是特朗普所不能承受之重。

 

但这张王牌能定输赢吗?这张牌本身有何优势和弱势呢?

 

先看看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如图一:去年,三大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是去世界其它地区的近两倍。巴西出口4,800万吨到中国,2,050万吨到世界其它地区;美国出口3,750万吨到中国,500万吨去欧洲;阿根廷出口875万吨到中国,2,250万吨去世界其它地区。

 

图一

 

中国这样大量的进口是因为其巨大的需求量,根据图二美国农业部的资料,中国占全球大豆需求量的1/3

 

图二

 

而中国政府宣布征收针对大豆的报复性关税措施之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应声下跌,见图三所示4月份和六月份波浪线。在此之前,田纳西大学的一项研究预测为表明,25%的关税将导致美国出货量至少减少45亿美元。



图三

 

而同时巴西大豆的价格则节节上升。图四所示:7月份巴西大豆相对于芝加哥期货每蒲式耳的溢价。据美国农业部称,4月份中国买家取消了6万吨美国大豆出口量。他们还在3月和4月期间在巴西市场进行大手笔交易,为巴西的出口商带来了意外利润,尽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当时的价格处于今年贸易战的最初打击之后的波动但负面的趋势上。另据业内人士介绍:通常巴西大豆对美国大豆是贴水100-200美分,今年是旧货升水200-250美分,新货升水150美分。已经是暴利了。当然,豆农永远不会对价格满意的,即使已经卖出了天价。

 

图四

 

以此看来,中国对大豆市场的影响力确实够大,而且巴西实力够强,在2013年超过美国坐上全球大豆出口第一把交椅,如图五所示。

 

图五

 

但这张王牌能否定乾坤,巴西自身的一些因素可能会削弱其作为中国大豆供应商的可靠性。

 

首先,巴西出口面临严重的结构性瓶颈和政治不稳定。

 

正如2月份发生大规模卡车司机罢工使该国瘫痪11天所见证的那样。路透社采访一位顶级行业经济学家表示,巴西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来改善其港口基础设施,虽然港口作业能力的改善,结束了多年来困扰出口的作业拖延,但在阻碍农产品出口的公路、铁路和水路瓶颈问题解决之前,还需要20年。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糖和牛肉出口国,也是第二大谷物出口国。中国对南美出口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再次成为最高优先事项,但他们无法在贸易争端陷入争议的时间段内发挥作用,从而改变现存状态。

 

此外,巴西政治动荡,对前总统路卢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的腐败指控被广泛认为是出于政治动机。107日的总统大选,首轮投票结束。意料之中,可说是没有最受欢迎的候选人,极右翼总统候选人Jair Bolsonaro取得了令人信服的胜利,但未达到多数票,只能在10月晚些时候进行第二轮投票。如果Jair Bolsonaro当选,估计将采取强硬措施,对经济有帮助,巴西货币雷亚尔会升值,对农产品包括大豆出口不利。

 

本人上篇文章中提到了卡车运费变化问题,根据一位专家朋友的介绍,按照目前马州到港口桑托斯的运费300巴币每吨来计算,运费将提高到390-420巴币,基本上是每吨一百美元的样子。目前最高法院还在审理此案件。但是,未来的变数很大。如果通过,农民将会强烈抗议。如果通不过,卡车司机将会重新罢工。不管结果如何,都会抑制巴西大豆的出口。而且时机对中国可能不利,9月下旬至11月底,正是美国的收割出口季节,即美国供应商占据优势的时候。

 

其次,巴西的出口能力能否满足中国对大豆的年度总需求。事实上,如不包括美国的大豆,中国的需求甚至超过了全球的出口能力。



根据英文《南华早报》,中国的2017 - 18年度大豆进口量为9700万吨,占世界其他地区总产量的30%,几乎吞食掉相当于美国(1.195亿吨)和巴西(1.19亿吨)的总产量。从THE BALANCE 资料,全球大豆生产份额为:38 - 美国、25 - 巴西、 19 - 阿根廷和 7 - 中国。就是说,虽然世界各地都产大豆,但最有影响力的生产国是美国。

 

但实际情况是:巴西加工商必须在国内压榨至少4300万吨大豆,以供应该国世界领先的畜牧业,出口量仅为7600万吨。这比中国的需求少了2100万吨。下一个最大的生产国阿根廷仅产量为3700万吨,低于去年由于严重干旱造成的5780万吨。然而,为了满足国内加工商的需求以及欧洲对豆油和豆粕的需求,阿根廷已经开始利用其库存,几乎没有为中国留下任何余量。巴西库存也非常低,自2013年以来徘徊在国内供应量的2%以下。

 

随着中国对美国大豆的关税给巴西油籽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据 The Weekly Times 报道,巴西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从美国进口高达100万吨的大豆。尽管巴西过去进口大豆,但100万吨将是史无前例的。

 

再次,季节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交替。全球四个重要生产国的播种和收割的季节如下:



国别

播种

        收割

美国

4月下旬至6

9月下旬至11月底

巴西

8月中旬至12月中旬

2月至5

阿根廷

10月至12

4月至6月初

中国

4月下旬至6月中旬

9月至10月初

 

自然界的力量无法抗拒,巴西无法全年收割出口大豆。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我们现在处于10月到2月的收割和出口时间框架内,美国大豆是中国唯一可用的重要来源。虽然中国官员说中国决心不购买美国大豆,但当巴西的收成大部分已经出口时,中国能够绕开美国吗?中国买家在3月和4月期间在巴西市场进行大手笔交易,是发生在巴西的收获和出口季节,当时丰富的供应使中国公司能够避免从美国进口。

 

根据DTN的署名文章,就美国大豆需求而言,市场可能已找到方法弥补中国直接参与的损失。美国大豆出口在7月份实际上有所增加,从2017年的8520万蒲式耳(mb)增加到今年的1亿2590万蒲式耳。正如我们所料,中国的进口量下降,但其他几个国家介入并增加了采购量,利用了美国更便宜的价格。8月份美国大豆出口量再次增加,从一年前的1亿零990万蒲式耳增加到2018年的1亿2370万蒲式耳。文章接着说:如果你认为7月份埃及是大豆的头号买家很奇怪,但 20188月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是伊朗。伊朗直到7月,今年都没有从美国进口大豆。就是这个伊朗在8月份,购买了1520万蒲式耳的大豆,超过了其过去五年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总量。

 

这是怎么了?What gives? 7月的数据公布出来时,许多人都想知道美国大豆一些增加的出口是否正在寻找到达中国的替代路线。有些人说一些美国大豆可能已经通过加拿大进入中国,而一些出口到阿根廷的大豆最终也将进入中国。难道中国借道伊朗购买美国大豆?

 

 

(来源:The weekly Times

 

最后,巴西已经意识到,中国报复性关税给其带来的好处是把双刃剑。豆农的短期意外利润确实令人喜笑颜开,但另一面是巴西国内供应大幅减少,对大豆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影响已经显现。令豆农担心的还是中美贸易的发展,中美总有一天要达成协议,还要从美国进口,那时对巴西的影响有多大呢?

 

总结来看,在中美贸易战中,芝加哥的大豆价反映了来自华盛顿的推文和北京的声明,而不仅仅是爱荷华州或巴西的生产状况和供求关系。大豆是贸易战的一部分,贸易战是中美关系的一部分。中国公司正在加倍对南美的投资,后者正在逐步加入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这场贸易战的长期影响最终可能是中国在南美基础设施的整合, 这也可能推动大豆定价货币的可能转变: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美元到大连的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