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9月6日经北京前往天津,秋高气爽,天空蓝得都有些不真实。
冬天快来了,今年冬季灰蒙蒙的天会少些吗?天然气会帮助捍卫蓝色天空,但去年冬天的气荒,又让人有点忧心。中亚的管道气供应,特别是土库曼斯坦的,去年供应不理想,未来情况也不乐观。中国大量进口和使用LNG看来势不可挡了。
根据AA Energy资料, 中国去年进口了约3900万吨LNG,超越韩国的3800万吨,成为全球第二大LNG国。再进一步,据标普全球普氏分析,中国的LNG需求预计将在2023年翻倍,达6800万吨/年,并在2030年前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大LNG消费国。根据IGU, 日本虽然在2017年进口了8350万吨LNG,大大超过中国,但根据多家权威机构的预测,中国在未来10年之内,将成为第一大LNG进口国。原因是双方面的:
一方面是中国对LNG不断增加的需求和进口。根据IEA, 预计在2017-2023年间,中国将贡献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的37%,高于任何其他国家;在2019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预计到2023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可达到1710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为LNG液化天然气。另外,中国希望到2030年时,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意味着约65%的天然气需求,需要进口。
另一方面是日本可能下降的需求与进口。根据德鲁里的预测,日本从今年起至2022年,它的LNG进口量可能会降到7800万吨(每年下降1.2%的速度)。原因是根据政府的第五期基本能源计划, 日本在2030年将使用可再生能源产出其总电力的20~22%,而现在的份额是10%。同时,尽管存在着对核能安全的担忧,日本在2030年将使用核能产出其总电力的22%~24%,而在2016年,这一份额只是1.1%。
之所以要关注LNG的价格变动及其趋势,出于几个考虑:
1. 进口量如此之大,对于亚洲各进口国的成本核算非常重要;
2. 各地区LNG价差直接影响其套利贸易,继而改变LNG货物的流向,对航运业产生影响;
3. 鉴于中国“买啥啥就贵”的历史经验,值得研究,防范于未然;
4. 与生俱来的与石油之间的替代性,天然气和LNG 已具有类似石油战略物资的属性,国际政治对其价格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公众号之前的文章提到过,由于近年来全球LNG的贸易合同结构发生变化, 如期限变得越来越短,条款更为灵活(不再限定目的地),等等,使得LNG即期市场贸易越来越活跃,价格波动也更为剧烈,亚洲LNG的价格犹如坐过山车一般。据Drewry,日本LNG的到岸交货价,在2014年的16.84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以及2016年中的5.84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之间波动,差额达到11美元。今年7月份则是9.7美元。
图一:历年天然气价格(来源:BP)
追究一下,合同结构的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的LNG供应越来越丰富。据Drewry, 2017年27%的全球LNG贸易,达到7800万吨。越来越多类似的贸易,使得LNG的价格调整可以根据市场的机制,即供求关系来完成,这对亚洲LNG进口国是好事。
造成价格波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买家们一直在试图根据油价的走势以及相关的LNG价格指数(英国的NBP和美国的HH)来商谈LNG价格。印度的GAIL和Petronet LNG公司,已经和卡塔尔、澳大利亚及俄罗斯重新谈判,以符合其它供应商提供的低价格。传统上LNG的供应是按照长期协议、“照付不议”原则进行的,由于长期协议中LNG价格与其他大宗商品如原油挂钩,其定价机制可能导致签约时的交付合约价与实际交付时的市场价之间落差。对买家并不公平,关于此点,容我以后专文讲述。
说到LNG参考的价格标准,近年来由于现货增加,Platts’ JKM (Japan KoreaMarker)的使用也变得多了起来。日本、新加坡一直努力,试图建立起亚洲的标准。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现时的第二大,未来的第一大LNG进口国,中国正在以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为平台,长期目标是把交易中心发展成LNG亚洲定价指标,为中国赢得应得的定价权。
尽管亚洲买家一直抱怨,存在高于欧美市场的亚洲溢价,但现在的情况是,LNG的亚洲价格和英国NBP价格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据Drewry, 2015年至2016年平均每百万英热单位3.5美元的差距已经降到了2017年的1.26美元。
这两种价格的逐渐重合,导致的套利窗口机会减少,从欧洲对亚洲重新出口的动力减少两个地区之间LNG货物的流动也下降,当然对海运的需求也发生变化。
随着价格差距的缩小,2014年欧洲再出口到亚洲的LNG从当年的790万吨降到了2017年的160万吨。这趋势可能会继续保持下去。
图二:2000年-2017年各地区LNG 价格趋势(来源:BP)
2017~2018年冬天,亚洲地区LNG价格达10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增加的3000万吨LNG供应得到了吸收,那2018年增加的呢?对于近年来国际市场LNG的供应是否过剩,一直是一个被反复提起的问题。
图三:2018年 LNG 供应上升情况(来源:GAS STRATEGIES)
但过剩与否,对于供求双方,最终还是落实在买卖价格上。根据BP的说法,过去几年,事实上LNG的供应是有过剩并导致了几次LNG偏低的价格,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也就是说,低价格刺激了需求和消费,吸收了增加的产能。这可用亚洲LNG现货价格(JKM)来说明。过去几年,美国LNG出口的价格都是在全周期成本和短期营运成本之间波动。美国的LNG出口商,一直愿意提供LNG, 即使低于他们的全周期成本,只要价格可以覆盖营运成本就行。
以此来看,未来亚洲进口的LNG价格应该不会太高。
登錄後評論